淝水之战秦军战败是因为民族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3 12:18:31
我看到《西北少数民族史》一文如此写道:“至于淝水之战的失利,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是民族矛盾导致的,要不一只几十万人的军队不会被一支几千人的军队搞成这样狼狈。”大家说呢?……我想有一定的根据吧,前秦政权是第一个统一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

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当时南下伐晋的时机还不成熟。北方刚刚统一,人心不稳,刚刚被征服的各民族都不甘于臣服,氐族的统治地位还不牢固。所以,王猛,苻坚赖以成其霸业的中流砥柱,去世之前还叮嘱苻坚,千万不可伐晋。

其次,在战略上,号称百万大军劳师远征实为不智之举。当时的秦国,无论在国力还是人力上都是倾全国之力,欲一举下南晋,师老兵疲;兵多而其心不坚,北方士兵大多不服江南水土,思乡心切,士气不高,战斗力下降;部分将领离心,慕容垂、姚苌、朱序等等内部隐患数不胜数。慕容垂甚至早将这次南征视为一次他慕容家卷土重来、恢复大燕的良机。

最后,谢安、谢玄叔侄居功至伟。谢安自出东山以来,采取“镇之以静”的方针,暂时性的压制了濒于爆发边缘的存在于东晋王朝内部的外来士族和本土士族的矛盾。继而,又全权赋予谢玄抗秦专权。谢玄巧妙运用秦军内部矛盾,结合有效的战术有效的执行了谢安的战略意图。

可以说民族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秦军战败。

战争失败一方失败的原因不是单单由于他自身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战争进行区内战败方战斗实力弱于战胜方。关于淝水之战秦军战败的原因有很多讨论,原因恐怕也不是一条两条就能说完的,只能说民族矛盾可能是战败的原因之一。以前的历史研究说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但是现在有怀疑说双方的军力对比差不多而且似乎东晋的实力更强,要知道,一场大战只要一方开始有溃败,除非实力相当强大否则败局是注定的,项羽当年的破釜沉舟就是例证,如果再加上东晋军力与前秦军力相当的话,那么可以说秦军战败是必然。当然这只是从战役本身研究,如果再研究历史环境的,能说的会更多。所以民族矛盾只可能是其中的一条原因,但恐怕不会是决定性的,我们的历史观可能过于强调民族的和谐了,有点矫枉过正了。

应该可以这么说 当时前秦的军队号称有百万之众 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强行征调的 并且在对东晋的进攻前 前秦的自身后方由于统一的时间不久 民族矛盾等问题 还不是很稳固 又加上东晋的正确对敌策略 故而取胜 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内因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前秦的兵大多是被兼并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收编来的,他们面对这个异族新政权没有战斗的意志,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