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钾、氮、钙、镁等元素被淋溶而铅、铁、锰物质在土层下积聚,会形成不透水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58:40
请问一楼 为什么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有亲石性?为什么容易电离,容易溶解?
为什么铁锰等的水化物或者氧化物都是难容元素?

简单地来说,轻金属易形成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易溶性物质,而重金属易形成硫化物、氢氧化物等难溶性物质。
其中原理有些复杂,如果你看大学化学就知道了,不过我可以给些简单的说明。
无机化学中有个经验性的理论,即“软硬酸碱理论”,该理论依据离子的可极化性(变形性)的大小,将广义的酸碱分为4类:软酸,硬酸,软碱,硬碱。
软酸:离子或分子的极化性高(易变形)、氧化态低、离子半径较大。正因为离子半径较大,离子就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故称软酸。包括Zn2+、Hg2+、Ag+、Pb2+、I2、Br2、原子氧等。
硬酸:离子或分子的极化性低、氧化态高、离子半径较小(因此不易压缩,故称硬酸)。包括Mg2+、Ca2+、Ba2+、Na+、K+、H+、Al3+、Fe3+、CO2、SO3等。
软碱:极化性高、电负性低、易被氧化的一些阴离子及中性分子。包括I-、CN-、CO、C6H6等。
硬碱:极化性低、电负性高、难以氧化的一些阴离子和中性分子。包括F-、Cl-、OH-、H2O、NO3-、SO42-、NH3等。
此外,介于软酸和硬酸之间的称为交界酸:Fe2+、Cu2+、SO2等。
介于软碱和硬碱之间的称为交界碱:Br-、NO2-、SO32-、N2、叠氮酸根等。
上述软、硬离子结合的原则是:硬亲硬,软亲软。就是说,软酸容易与软碱结合,硬酸容易与硬碱结合,交界的酸碱则都能结合。
根据该原理,就能很容易地解释一些矿物的天然存在形式。比如:
硬酸与硬碱结合的产物:Na+、K+、Ca2+、Mg2+等易与Cl-、NO3-、SO42+结合而得到易溶性盐类,如NaCl、MgSO4、Ca(NO3)2、KCl都是海洋和土壤中常见的盐,都易溶。Fe3+则易最终形成Fe(OH)3而沉淀。
软酸和软碱结合的产物:Pb2+、Hg2+等易与硫离子结合而得到难溶的硫化物。金属的硫化物多为难溶物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例外,但它们在自然界很少以硫化物形式存在)。
要深刻理解这个理论,你还得了解广义的酸碱定义才行。这我就不赘述了。

钾,钙,镁都是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其为亲石元素,容易电离,容易溶解,因此会被淋滤走,而铁锰等的水化物或者氧化物都是难容元素……不会被溶解,富集之后就隔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