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唐朝银制托盘(市值多少)-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33:16
银制托盘,年代有点久远,颜色发黑.长30厘米,宽25厘米,高2.5厘米.重量达1000克.
整体呈现椭圆型带四瓣,四瓣上有34个格子.前后各有6个正方形格子,左右各有11个正方形格子,格子内是繁体的万字--"卍".
盘内浮雕各式花纹,草树.左右两侧浮雕两只凤凰(应该是一雌一雄).正中间浮雕一个圆圈,圈内雕有单个"日"字.
底部刻有"广明"章印.

基本上就是这些,下有图片,希望有相关知识的朋友给估个价,帮帮忙.在此谢过!

我就是上次意见被您采纳的那个^_^

上次图片太小,看不清。这次又来答!

  广明时期器物多出自江苏镇江甘露寺、丁卯桥、陕西耀县背阴村、蓝田杨家沟、西安和平门、潘家村、鱼化寨、枣园村、建国路、扶风法门寺(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出于陕西)主要特征是:①器形种类复杂器形大且多配套;②盒体增添云头状、菱弧状、委角状等新形制;③器形或纹饰方面,均出现一股强烈的复古潮流。 

  在器物成型方面多使用锤击成型法。您的盘子就是(不是铸造的)这种技法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已出现于西亚地区,因为唐代很开放,所以金银器无论在形制及装饰方面,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波斯萨珊、印度、粟特等方面的影响。  鸟纹在唐代早期繁多,到中后期仅见鸳鸯、鹦鹉、雀鸟等少数禽类,而且立鸟纹骤减,鸟类形象也改变了写实作风。此银盘上的凤纹身得瘦长,尾翎长度超过鸟身,展翼相对飞翔。符合晚唐特征。凤鸟从肃宗始,不见单独纹样,而衍变成口衔绶带或花草的相逐飞行的对鸟,且多在圆形或椭圆形规范之内——总之,瑞兽纹在唐中早期前为金银器的主要装饰题材,中后期退居次要地位甚或消失了。如果您的东西是真的话,在广明时期有凤鸟纹的银盘是很难得的。

  至于您银盘上面的植物纹,唐晚期折枝花体形变矮,根茎退化,有的花头与左右叶几乎横排成“一”字,形体扁平化,向团花过渡,有人称为“扁团花”。再后来期还出现一种十字状的折枝花,成为晚期折枝花的重要时代标志。团花是以忍冬编结成石榴、柿形、桃形的中空花朵,与团花区别较大。花结是第二期主要植物纹样,后来消失,到唐晚期又稍复活,但不如早期精致、多变,显得粗糙、简单,正如您盘子上的花纹一样。

  综上所述,您的银盘极有可能是真的(至少是高仿真的,用照片毕竟不好鉴定),造型精致,品相完好,为唐晚期金银器珍品,凤鸟纹较飘逸,配以忍冬纹(或是卷草纹,看不清),从有“卍”字和忍冬纹来看,应为供佛用器,市场估价五六千,且升值空间很大。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俺眼瞅着悬赏分,不帮不行啊^_^ 

  (我也不肯定是真的,只是说如果是真的,我在网上到处找,终于找到了和您那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