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阿哥、贝勒、亲王的妻子各叫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16:27
清朝阿哥、贝勒、亲王的妻子各叫什么?亲王的妻子叫王妃还是...

阿哥的妻子叫福晋,贝勒的妻子叫福晋,亲王的妻子叫福晋。

福晋,又作福金,该词汇来源于满语,清朝时用作贵族妇女的称谓,后金和清兵入关前,后宫妃嫔称福晋或格格,嫡妻会用嫡福晋尊称,顺治朝仍然沿用。康熙时后宫定制,妃、嫔等封号取代福晋和格格。在清朝,亲王、郡王及其儿子的正妻获得“福晋”的封号;亲王、郡王之妾则称为侧福晋或格格。
到了康熙帝时期,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定制后,福晋一词专称亲王、郡王及亲王世子的正室,侧室称侧福晋。为了强调福晋的嫡妻地位,又称其为嫡福晋,并且嫡福晋是要经过皇帝的册封的。

皇子可以被册封为王,即亲王、郡王、贝勒,在低一点就是贝子了,还有没有被册封的,那就是宗室(这种情况很少见)。 封为亲王、郡王的一般都会称呼其为“王爷”,因为他有爵位,身份和普通人(包括一、二品官员)不同。 贝勒、贝子也是一样。他们不是“王”,但是有爵位,所以一般在他们的爵位后面加个“爷”字以示尊敬,贝勒爷或者贝子爷。 宗室的话,没有册封那就是“老爷”了。 老爷在任何家庭都通用的,正室有时还可以直呼皇子的名字。

汉朝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南北朝齐,太子妾:良娣、保林。
唐代:太子妃(太子正妃只有一名,太子可晋级太子妃,级别低的要遵从级别高的)
奉仪→昭训→承徽→良媛→良娣→太子嫔→侧妃→正妃
明代:太子妃、太子嫔
清代:嫡福晋、侧福晋、格格(即庶福晋)这三等将正房称为嫡福晋,又有强调“第一夫人”之意。嫡福晋与侧福晋都是由礼部册封,有朝延定制的冠服,庶福晋地位比较低了,相当于婢妾,不入册,也没有冠服。庶福晋则只是别人对她们的客气称呼,是没经过朝廷册封的,史书上都是记载为格格。
清代只有康熙立过太子,而太子妻与诸王妻都是一个叫法“福晋”,诸王妻称某王福晋,一般随夫品级,乃是正一品。太子妻称太子福晋,作为未来准国母,与皇后一样没有品级,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当然高于王福晋。从康熙三十四年被册立为太子妃开始就与太子住在毓庆宫里(毓庆宫不是一座寝宫,而是一组宫殿,毓庆宫很大的,有小迷宫之称),并以准皇后的身份管理后宫。后来太子被废后,同太子一起住在幽禁的咸安宫,一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