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朝长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54:29
清朝 秦朝 明朝 隋朝 元朝 宋朝 这些时候的长城东起哪,西至哪?

清朝没有修长城。
  清朝灭明以后,对修不修长城曾经进行过长久的争辩。
  起初有不少大臣提出过修长城的事,清朝统治者也曾加以考虑过。但是随着清王朝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统治策略的改变,到了清康熙的时候,才决定不再修长城了。我们看康熙帝玄烨到东海巡视时写的一首诗:
  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
  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
  康熙批评了秦始皇修长城,虽然工程浩大,费尽了民力,但是仍然没有保住天下。因此,他便改变了统治的策略,采取了所谓的“怀柔”政策,以拉拢蒙、藏各族的上层王公贵族,利用宗教信仰,用思想统治的办法代替了浩大的长城工程。这从康熙、乾隆时候在承德修建的避暑山庄和规模巨大的喇嘛庙宇以及在承德进行的各种“怀柔”性的政治活动中得到证明。这种性质的喇嘛庙和政治活动在北京、内蒙古各地也比比皆是。施行这样的政策,在当时曾起到了一定的安定团结作用,也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拥护。我们从康熙。乾隆过古北口长城的时候,臣子们的奉和诗中可以看出,如像“奉使蒙恬工力拙,过秦贾传论言该。当时北客难游牧,今日南人任往来”。“即论胜国何能守,说到秦人更可嗤。毕竟成城需众志,皇图巩固在于斯”等等。虽是臣子们盛饰华辞,奉承旨意。但从实践证明,清王朝所采取的这一罢修长城、“政治”统治的政策是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的。
  清王朝虽然曾经在东北地区修筑这所谓的“柳条边”来限制牧民的活动,在个别地点利用或修缮过一些古长城来镇压过人民的反抗。但这些情况已与长城原来的作用与意义迥然不同了

  秦朝长城西起甘肃的临洮,东到辽东。

  明朝长城东起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西至嘉峪关,全长7,300多公里(另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为6,700公里),合14,600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在西方也常被称为中国长城。长城平均高6-7米、宽4-5米,是建于中国古代的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隋朝没有建长城,只是对原有的长城进行过7次修缮。

  宋朝几本上也没有修,因为当时北方一直被辽、金等少数民族占领着。

  元就更不修了,蒙古铁蹄都打到大半个欧洲了,你说蒙古人自己修什么长城啊

清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