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行动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9:48:57
为什么没有行动力去定计划?定了计划又为何没有行动力?
难道人的肢体不受大脑控制的吗?为什么脑子里一遍遍重复这应该做什么了,还是挪不动腿脚?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阻抗,就是指一个人在定计划后却难以行动起来的那种状态。昨晚自个儿说“明早要早起”,第二天早上却赖床就是一种常见的被阻抗阻住的行为。
因此,你说的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确实需要你去战胜它。否则,长此以往,你会丧失上进心、滋生自卑感,不仅对现状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自己恨自己!
如何战胜它呢?在正确认识它(如上所述)后,你要勇敢的做一两件战胜阻抗的事情,哪怕他是很小的事;只要你走出了第一步,这第一步就能帮助你找回自信,更加昂首阔步的走下去!
祝明天的你拥有超强行动力!

很好很好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被解决了,你就爽大了,人类也爽大了,哈哈!

答:
一、影响动机的主要因素有:
1.需求;2.习惯性动机发生强度;3.主体的其他复杂因素;4.具体环境

二.影响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有:
1.动机;2.自我效能感(自己认为自己能否胜任某事);3.行为发生难度;4.习惯性行为发生强度

三、解释“为什么没有行动力去定计划”:
1.可能是“订计划”动机本身较弱。原因可能是
第一、本身没有太大的这方面的需求,如:无所谓前途如何,无所谓结果如何,等等;
第二、有需求,但习惯性动机发生强度较弱:习惯于无目的的行事;
第三、观念上不认为“订计划”是最终能满足需要的极好的途径,就是说,不认为非得订计划不可或者认为定了计划也没用;
第四、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促成和加强“定计划”这一动机,如:总是不断有各种事情填满生活,无暇想着去订计划。

2.可能“订计划”动机本身没有问题,但“订计划”这一行为有障碍。可能的原因有:
第一、自我效能感较弱。认为自己不能够定出一个使自己满意的计划。
第二、行为发生难度大。这是环境决定的。比如,手头上没有纸和笔,无法现做计划。
第三、习惯于有个动机身体却静止不动。强调习惯。

四、解释为什么“定了计划又为何没有行动力?”
可能的原因:
第一、自我效能感较弱:认为自己难以实现计划。
第二、行为发生难度大。这是环境决定的。比如,计划里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