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像外国人那样到一个地方边工作边游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7:46:12
周围有些老外,他们经常是跑到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工作,赚了钱到这周围游历,过一段时间后到别处工作,然后游历。他们也不是腰缠万贯,也要为每日的生机着想,他们到处游历的费用全靠日常工作维持,他们的游历不是奢侈的生活,而是想看看一个不一样的社会。
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些老外能够这样生活而我却不能,仿佛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而我们却不得不整天为十年、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之后的事情烦恼。
独立这不是问题,难道中国的孩子就全部是在家长的溺爱之下长大的吗?那你也太眼光闭塞了。中国的孩子实际上不见得比外国的孩子缺少独立,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同龄人,譬如大批心智早熟的孩子们

其实这个得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看,老外一般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所以对养老,买房等问题的担忧比中国人要少;其次西方国家有很宽松的出入境限制,比如欧洲国家的护照可以让你无需签证而踏上130多个国家的土地(当然落地后需要在海关办理落地签证),这也是中国公民无法达到的。

个人方面,西方重视人文主义思想培养,这会大大提高年轻人的价值观念。思考与奥德赛似的经历在一些老外看来是要高于对于物质的获得与享受的。当然,哲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等在国外能蓬勃发展的原因也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完善的基础上的。中国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固然需要首先发展工商业,随后才能顾及文科的发展。

从理论上说,这是一个金字塔式的需求模式,最底层是生命安全需求,其次是生存,再往后是社会认可的需求,一直到金字塔顶层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社会越进步,人民的需求越接近金字塔顶层。

国外的孩子从小就独立,他们的文化也提倡自我,也许他们较少考虑其他人,更注重私人的生活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