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也是以四谛为中心思想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7:18:50

《谛相应.重阁经》(Kutagara Sutta, Sacca Samyutta):

诸比丘,若有人如此说:『不必如实地彻见苦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苦集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苦灭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我就能究竟离苦。』——这是不可能的。

诸比丘,就像有人如此说:『不需要建筑楼房的下层,我就能建筑上层。这是不可能的。同样地,若有人如此说:‘不必如实地彻见苦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苦集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苦灭圣谛,不必如实地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我就能究竟离苦。』——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诸比丘,若有人如此说:『如实地彻见苦圣谛,如实地彻见苦集圣谛,如实地彻见苦灭圣谛,如实地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之后,我就能究竟离苦。』——这是可能的。

诸比丘,就像有人如此说:『建筑了楼房的下层之后,我就要建筑上层。这是可能的。同样地,若有人如此说:‘如实地彻见苦圣谛,如实地彻见苦集圣谛,如实地彻见苦灭圣谛,如实地彻见导致苦灭的道圣谛之后,我就能究竟离苦。’——这是可能的。

因此,诸比丘,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四圣谛是佛陀证悟后首次开示的佛法,其内容包括中道、四谛、三转、四性、十二行,四十八行相,是大小乘共法。上我博客阅读“四圣谛概述”及“四圣谛经”便知。
http://hi.baidu.com/chiayewli/blog

四圣帝和八圣道是佛教的思想基础,是一切佛子应该首先学习的。佛教的所有思想围绕着‘自性’这个中心展开宣讲(一切众生都有自性。自性本空,因有妄想故生起因缘,因缘的根子在于自性),最终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寂灭,以至无为,免得轮回之苦。

之所以有大乘,是因为佛灭后佛界一方面缺乏那样强有力的领导,一方面公司越来越大,多数弟子在当前环境下无法修成佛,只能一边改造小环境一边修行,结果就变成大乘,其中修到罗汉继续修行的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