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时进入空气会马上死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03:38

不会
大量空气进入血管可能导致空气栓塞。如果打在肌肉里一般没有问题。

1.空气栓塞的概念:空气栓塞是在输液或输血过程中,以及人为因素下造成的空气进入机体内静脉,直至心脏,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的现象。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少,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大,则会引起机体严重缺氧,造成立即死亡的严重后果。

2.空气栓塞产生的过程:空气进入静脉后,沿各级静脉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进入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随着心脏跳动,使空气与血液混合成泡沫状,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如进入肺动脉,可阻塞其分支,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而造成机体死亡;如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可阻塞冠脉循环,引起严重的心功能障碍,造成机体死亡。

3.引起空气栓塞的因素:主要是在输液或输血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或无人在旁边看守等情况下,造成空气进入机体静脉而引起的。一般对人体不会造成很大危害,因为猫需注入20~40毫升空气才可引起发生栓塞而死亡,狗约需注入80~150毫升空气,人需要的更多。但会引起局部器官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局部器官的缺氧和功能异常

少于20ml空气进入血液后,近78%是氧气,会立即于血夜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供机体利用。近21%为无毒性的氮气,会在24小时内全部排泻掉,近0.04%为二氧化碳,会在数分钟内通过呼吸排出。因为少于20ml空气是慢慢输入的,所以没有什么危害,如果是一次性快速推进的话,会短暂性地引起晕厥。如果一次快速推注50ml以上,会立即引起心脏停止搏动。

空气进入血管,能引起气体栓塞,但要视进入气体量的多少而定。如空气量小,可分散到肺泡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或弥散至肺泡,随呼吸排出体外,因而不造成损害。但进入空气量大且比较迅速,则由于心脏的搏动,将空气和心腔内的血液搅拌形成大量泡沫,当心收缩时不被排出或阻塞肺动脉可导致猝死。一般迅速进入血循环的空气在100毫升左右时,即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紫绀,这时应立即组织抢救。
因为血液的粘度比较高。有时在水管里你能看到空气泡阻碍水流运动,在血液中也是如此。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