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并非万能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1:57:32
如题!急!~~~~~~~

狭义的科学并非万能,充其量占10%”是张栋杰教授提出的“创新命题”!但总观全文,对“狭义的科学”这一“创新命题”概念的界定还较含糊!对“充其量占10%”的比例有什么依据,没有说清楚。提几条增补意见与张教授及网友共同切磋、探讨。

1狭义与广义的科学要以“互联网虚拟世界”的发明为分水岭

在互联网发明以前的一切科学:包括近、现代以爱因斯坦“广、狭义相对论”的经典物理学为标志的现代哲学、科学、医学、社会科学……都是唯物主义的哲学、科学、医学理论、表达式及大部份唯心主义哲学理论; 中国古代至春秋旧战国时代以“老、庄子、岐伯、周文王”等诠释“伏羲八卦”的宏观宇宙“天人合一”宇宙观理论的“真龙文化”与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以“孔、孟、荀子”的:“化性起伪”、伪造“后天八卦”理论、图象的“假龙文化:理论(见93号评论全文),都是张栋杰教授的“创新命题”所指的“狭义的科学”,都是“非万能,充其量只占10%”!(2008-11-27 10:03:17)

在互联网发明以后的现代信息科学,已迅猛发展,各种发明如电脑、电视、手机……高速更新换代,加速向中国古典大学的“真龙文化”转归!它是分别由玻尔借“阴阳鱼”为族徽,创立“互补哲学”理论,成为“科学哲学”、“量子力学”之祖; 莱布尼茨剽窃“太极图”的数码科学,创立“二进制算术”,用1、0代替阴阳,换汤不换药地把“阴阳之道”变成计算机的灵魂!变成现代科学一切领域研究的计算基础:1+(-1)=2*,因此,催生了1974年丁肇中发现正负电子对碰产生J粒子;1997年哈勃望远镜发现两个相当于银河系的星系对碰产生一个巨星系(天线星系)。用铁的事实证明:“阴阳对碰,合二为一”才是宇宙任一单位量物质阴阳相对运动真理。从而证明:由中国古代圣人们发现、描绘的“阴阳之道”唯一正确表达式:伏羲八卦等一整套“无字天书”的绝对准确性和由此创立的宏观“天一场”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可同时向微观和宇观延伸!并在十多年前由美国人发明了互联网,它实质是将“天一物质”的“五运六气运动”的:太极图“搬上太空”,把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各种科技文明都贴在网上,可由任一网民点击。而一切信息科技发明都用无声语言证明中国古人描绘的“洛书”、创立的“三天两地日地‘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的“五运六气运动”理论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