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帮个忙 写篇作文:我读论语!超感谢你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3:54:0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我们知道孔子享年七十三岁。由内容看来,此章应出于孔子人生暮年,乃孔子回首其一生在进德、为学、从政上的历程。
本章引申意。本章亦可稍作引申为修德进学的阶段:一为有志向学;二为建立自己的基本思想以确有所立;三为不惑,人事多异,虽自己已有志且能立,但与外在事物不免有冲突矛盾,此心因而会有惑,所以必须穷究事理,以求得不惑;四为知天命,虽已有志有所立又能不惑,但实行时又可能遭遇困难阻碍,所以必须要能知天命;五为耳顺,入耳之事有顺,有不顺,因为知道那些不顺的其实亦有其道理(由不惑来),甚至也属天命(由知天命来),是故应能修养到一切入耳的皆为顺;六为从心所欲不逾矩,到此境界则一切发于心所为,皆合于天命,所以自然可以符合人类社会所形成的规范。这也就是为学修德的最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