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 你知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原理吗?它是由谁提出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2:32:51

原子弹:放射性物质在一定的密度或一定的质量的条件下,脱离原子核的中子撞击其他原子核,并引起被撞原子核发生分裂并使其的中子逃逸,并释放大量能量;逃逸的中子有撞击另外的原子核,又有更多的中子逃逸,周而复此,这就是链式反应;这链式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完成,大量的能量也在这时间释放就形成了原子弹爆炸。

氢弹:氢的同位素在原子弹爆炸的高温下发生电离从而结合发生核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大量能量。

由奥本海默等人以爱因斯坦的名义提出

[思路分析]
主要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氘)或超重氢(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为氢弹。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E=m乘以c的平方。这里的E代表物体的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即每秒30万公里。 由于c的平方是个巨大的系数,很小的质量就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科学家正是基于这一点,利用重金属的核裂变制造出了原子弹,利用轻元素的核聚变制造出了氢弹。

[解题过程]
原子弹
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 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它可由不同的运载工具携载而成为核导弹、核航空炸弹、核地雷或核炮弹等,或用作氢弹中的初级(或称扳机),为点燃轻核引起热核聚变反应提供必需的能量。
原子弹主要由引爆控制系统、高能炸药、反射层、由核装料组成的核部件、中子源和弹壳等部件组成。引爆控制系统用来起爆高能炸药;高能炸药是推动、压缩反射层和核部件的能源 ;反射层由铍或铀-238构成 。铀-238不仅能反射中子,而且密度较大,可以减缓核装料在释放能量过程中的膨胀,使链式反应维持较长的时间,从而能提高原子弹的爆炸威力。核装料主要是铀-235或钚-239。
为了触发链式反应,必须有中子源提供“点火”中子。核爆炸装置的中子源可采用:氘氚反应中子源、钋-210-铍源、钚-238原子弹爆炸铍源和锎-252自发裂变源等。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以及各种核反应产生的中子、γ射线和裂变碎片,最终形成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