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他孙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38:04
简单说说多了没时间看 谢谢

明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朱元璋还没死,他的太子朱标就死了,因此立太子的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明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明太祖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询的时候,大臣刘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而若根据嫡长继承制度,应该将皇位传给太子的长子,也就是虞怀王朱雄英.但是雄英于洪武十五年(1383年)五月薨.因此太祖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长子继承制
朱允炆是朱元璋大儿子的儿子
朱允炆算是长房长孙

就是他喜欢他的大儿子,且立他为太子,可是太子早死了,爱屋及乌就喜欢太子的儿子。就是朱允文。

太子死了嘛、就传给太子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