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总是拉肚子,一直不见好,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0:22:47
老人差不多70了吧,身体一直很好,胃口也不错,但最近总是拉肚子,也不怎么吃饭,西药、中药吃了不少,点滴也打过了,就是不见好。去医院查过血和大便等,医生也没说什么,就说都很正常。但还是那样,没一点好转,这个情况大约有一个月了吧,看着老人日益消瘦,心里很难受,请问各位有什么高招吗?

喝10%葡萄糖液,每次500毫升。一天二次。喝三天,如果没有止住,再去医院检查。

建议去查一下肝脏,可能肝脏有问题。或口服附子理中丸试试。

这种情况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服用过多会使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死亡,使肠道内环境紊乱。

下面是正常菌群的原文概念,仅供参考:
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这些细菌,有些只作暂时停留;而有些由于与人类长期相互适应以后,形成伴随终生的共生关系。
概念: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正常菌群不仅与人体保持平衡状态,而且菌群之间也相互制约,以维持相对的平衡。在这种状态下,正常菌群发挥其营养、拮抗和免疫等生理作用。
正常菌群的病理意义:某些因素破坏了人体与正常菌群之间的平衡,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数量和比例发生变化时,称为菌群失调。若菌群失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现临床症状,引起二重感染,称菌群失调症。
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离开原来的寄居场所,进入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当机体有损伤和抵抗力降低时,原来为正常菌群的细菌也可引起疾病,因此称这些细菌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生理作用
* 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生物体的特定部位生长后,对其他的菌群有生物拮抗的作用。产生这种生物屏障的往往是一些厌氧菌。正常菌群通过紧密与黏膜上皮细胞结出来占领位置,由于在这些部位数量很大,在营养竞争中处于优势,并通过自身代谢来改变环境的pH值或释放抗生素,来抑制外来菌的生长。
* 营养作用:正常菌群的存在影响着生物体的物质代谢与转化。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维生素的合成,胆汁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及激素转化都有正常菌群的参与。
* 免疫作用:正常菌群的抗源刺激可以使宿主产生免疫,从而减少了本身的危害。已有实验表明,某些诱发的自身免疫过程具有抑癌作用。
宿生部位
* 皮肤: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落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主要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绿浓杆菌、丙酸杆菌。它们参与着皮肤细胞代谢,起到了免疫和自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