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离子能与 能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46:40
离子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吗?为什么啊。
离子能越小不是 在周期表的左边吗?

能量 越高 物质 不是越稳定么?
到底怎么一回事啊? 能量高 稳定还是不稳定?物质活泼还是不活泼呢?

离子能?是电离能吧,电子在原子中的势能是负值,原子核处最高,无穷远处为0,要想电离,电子就必须获得能量才能脱离原子束缚,显然电离能越小的电子,它的能量是越接近0的,负数越接近0就越大。
体系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物质也越不活泼,因为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才能使体系分解。

电离能越小的物质,也就是说吸收少量的能量就能电离 则本身已有的能量已经较高只要吸收一点就能电离所以电离能低的物质能量高

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气态一价正离子时所需能量称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元素气态一价正离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气态二价正离子时所需能量称为元素的第二电离能(I2)。第三、四电离能依此类推,并且I1<I2<I3…。由于原子失去电子必须消耗能量克服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所以电离能总为正值,SI单位为J• mol-1,常用kJ•mol-1。通常不特别说明,指的都是第一电离能.
电离能可以定量的比较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电子,其金属性越弱;反之金属性越强。所以它可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是: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构型。
(1)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作用到最外层电子上的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大,电离能也逐渐增大,到稀有气体由于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其电离能最大。故同周期元素从强金属性逐渐变到非金属性,直至强非金属性。
(2)同周期副族元素从左至右,由于有效核电荷增加不多,原子半径减小缓慢,有电离能增加不如主族元素明显。由于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过渡元素均表现金属性。
(3)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加,有效核电荷增加不多,则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电离能由大变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4)同一副族电离能变化不规则。
这个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来解释
热力学告诉我们,如果一个过程为恒温恒压,而且非体积功为0的话,判断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的值是小于0还是等于0
小于0,则这个过程可以自动进行
等于0,则处于平衡状态

由于自发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的值是小于0的
也就是说,平衡态下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要小于发生自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