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农村是什么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3:05:46
请描述一下。

http://cheba.eastmoney.com/zhaiba/look,shehui,66508.html

很真实

小日本每年都大量从我国买木材,用来造纸。自己国内却绿荫遍地.

国力上看,日本国土为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人口为十三分之一,国土窄小,人口众多,日本就业压力很大。但战后的60余年,除了在1993年以后“失落的10年”以外,日本基本上是个劳动力匮乏的国家。人人有工作,劳动力相对不足带来了工资的提高,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基本上在同一时期内,有了大致相同的提高。

日中经济评论家西忠雄认为,“富庶的农村是日本社会长期稳定,经济不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2月22日见到正在北京访问的西忠先生时,他首先强调了日本农村的作用。

在东京,我认识的日本一家大报的老记者,他讲中文发音很好,但不能讲出像样的句子来。接触时间长了,才知道他生在中国东北,日本战败后才回到日本。“那时我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几人,从中国东北回到了日本九州农村,在这里学的日语,干农活,上大学以后,我才到的东京。”战后大量日本人从海外回到日本时,是日本农村接纳了数百万的军人、接纳了数百万移居海外后又回到日本的侨民。

1947年到1950年的日本“农地改革”(土地改革),让日本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西忠雄认为,日本的农地改革是对旧制度的一场革命。1945年到1947年前后,日本工农运动如火如荼,但在实施农地改革后,农民有了土地,农村的运动销声匿迹了。在城里人还没有找到稳定的生活的时候,“农民有了土地,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日本是农民先富了起来。”西忠雄说。

但是,一旦工业、城市发展起来了,无疑会迅速超过农业、农村。美国是采用农业机械化、农场化来解决农业发展速度、农村问题的,日本则通过在农村建立农产品流通体制、在国家财政上长期拨巨款补助农业,维持了农村的稳定与富足。

从日本西端的鹿儿岛到东端的北海道,我无论去哪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