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为什么投靠刘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4:47:17

因为刺杀秦始皇没有成功

张良曾经是被灭韩国的贵族子弟,灭国之后一直找机会刺杀秦始皇,最后以失败告终,一次偶然遇到了黄石公得《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两人一见倾心,相见恨晚,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发挥。

张良原是在项羽那边,但后来他逐渐发现项羽并不是适合百姓的仁君,于是转而投靠刘邦

良禽择木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