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与”的连词和介词用法如何区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29:57
文言虚词“与”当连词用时有“和'这个意义,同样它当介词时也有'和'这个意思,那么当它翻译成”和‘时,怎么判断它做的是连词还是介词呢?

LS如果你不熟悉的话,至少上网查一下好吗?

———————————————————————————————————
百度百科的解释:

一、连词
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可译为“和”,或仍作“与”。
例: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二、介词
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
例: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如今您竟然教导我推举贤士,难道不是与我的内心想法相冲突吗?)
———————————————————————————————————
就拿上面两个例子来说吧。
连词:“齐”表示齐国,“楚”是楚国,2个都是名词,把与放中间表示“和”
介词:施动者是“司马迁”,动作行为是“冲突”,而对象是“内心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动词和宾语之间的“与”表示“和”

你要是看到一个翻译成“和”的句子,要看“和”左右2边是什么词性!如果是2个名词或者词组,那么就是连词

如果是一动一名,那么就是介词

只有“与”当连词用时有“和'这个意义,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