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我军是怎么解决几十万大军后勤补给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8:29:08
包括饮食、装备、弹药。

辽沈战役期间,由于有黑龙江做后方,铁路线也在控制之内,后勤补给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进行;淮海战役则是动员了百万民工支前,用陈毅的话说,淮海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平津战役的主力是东野和西野,东野入关是走铁路和公路,补给也是靠这条线,西北野战军则主要依靠公路补给。后期中原野战军参战,也是带着淮海的民工补给大军。

解放区的农民编制成组,直接供应所对应的营,连一级解放军部队。

解放军的后勤虽然技术水平不高,但是在组织上,可以说神迹不为过
运送一批物资,由何时何地出发,到达何地何时,有谁组织,有谁负责,
有谁接送,有谁转发,均能准确实施,甚至直接将物资直送到营一级部队,而不是传统的师级部队再分发到团-营-连

在没有电话,没有无线电,甚至只有文盲,依靠口头通知的情况下完成,而要送达的部队在不断运动中,这就意味着会有如下情况:
出发的时候 得知 部队在A村,实际此时部队已经在B村,到达的时候部队在C村
这样都能准确送达目的地,组织上只能称为神迹了,要知道,现在的EMS,DHL快递公司在网络,手机,无线电的支持下,也基本不能送货给运动的客户
只有一个解释,送物资的人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得到的是一个不详细的命令,送XX物资于XX时给XX部队,剩下的事情如寻找部队位置,确认路线,确认运送方式,组织人力,驻扎,行进......由运送的人自己根据当时情况自行完成,
说实话,在最优秀的企业中也很少有这样的积极主动的员工,何况要组织600W这样的人啊 ,就算10个人中有1个这样的人,也要60W
一个几万人的企业,如果有1/10的人是这个素质,不管生产什么,什么行业,都是世界一流的企业,军队也一样。

没听过么 人啦肩扛 马牛 小推车 送的上去的! 就因为 毛泽东说解放了 每家按人头分土地,自己种自己吃,3年不收税~ 3年之后按比例收税, 老百姓就干疯了!~

人民战争,发动群众,淮海战役不就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