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负”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9:13:16

①<动>背;用木板驮大东西。《愚公移山》:“命夸娥氏二子~二山。”《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戴于道路矣。”
②<动>负担;承担。《淮南子?主术》:“而智日困,而自~其责也。”【又】<动使动>使……承担。《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
③<动>蒙受;遭受。《窦娥冤》:“不明不暗,~屈衔冤。”
④<动>背倚;背靠着。《礼记?孔子闲居》:“子夏蹶然而起,~墙而立。”
⑤<动>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⑥<动>辜负;对不起。《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大王而~赵。”《左忠毅公逸事》:“吾上恐~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⑦<动>违背;背弃。《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约不偿赵城。”
⑧<动>失败。《六国论》:“故不战而强弱胜~已判矣。”1, 依恃,凭仗 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说文》

秦贪,负其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左传·襄公十四年》

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汉·贾谊《治安策》

守自负年德,易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2.通“背”。背负。以背驮物。引申为负担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负晋侯出诸厕。――《左传·成公十年》

3.背倚,背靠着
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孟子·尽心下》

背负青天而莫之千阏者。――《庄子·逍遥游》

4.抱持

徐衍负石入海。――邹阳《狱中上梁书》

5 承担,担当
之二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