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个汉字写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2:53:06
一群挫人没事干改什么字啊????
要是几个什么专家研究下就可以改变我们写了二十多年的字,那我也可以改改嘛。
最好大家改到谁也不认识别人写的字才好。
教育专家一天到晚说,90后的火星文不好。耽误了这个90后。那么就这几个“专家”就来忽悠我们???
太扯了。坚决抵制。他就是改了,我这辈子也不会按他们改的写的。

专家?什么叫专家?按照“魔鬼词典”的解释就是“没事专门骗大家”。做事一定要有意义,44个汉字微调有什么意义?与44个汉字相同的字需不需要微调。如“杀”的下部改了,但那么“小”为什么不改?这根本上就是说不通的,也不合常理,这样的事还是要听大众的。我们最担心的还是打着专家的旗号一意孤行,反而说是听取了多数人的意见。这些年来。类似这样的骗局太多太多了……专家们,你们这样改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据新华社专电1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近日在网上热议的“调整44个汉字写法”做出了最新解读。解读中称此次调整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为取得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其他主用字体(仿宋体、黑体、楷体)与非主用字体,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

据介绍,此次字形调整共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此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此次公布的44个汉字的调整包括“琴”字上左部最后一笔横变提,“衾、氽”等字下部件末笔捺变点,“亲、杀”等字下部件的竖钩变竖,“唇、蜃”等字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等。具体是:

“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

“魅”的右部件和“籴、氽、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巽(撰、馔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左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

“蓐、溽、缛、褥、耨、薅”中的下或右部件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据了解,此次《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自本月12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开始,在网上产生热烈争议。在网上调查中,多数网民认为此举是“瞎折腾”,因为改动的这些字大部分已被长期使用,在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