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青花瓷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3:56:33
唐代有青花瓷吗?
怎么课本上写的是元代最早
但是网上却有很多唐代青花瓷的介绍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釉下彩的一种。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几件.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对江苏扬州唐城遗址的发掘中陆续出土了唐青花残器(片),文化部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介绍说,这些瓷片有一个共同特点。“胎体较为粗松厚重,胎色灰白或白中泛黄,胎土中含有极细的灰、黄、黑色小砂砾,胎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釉色多白中带灰或是白中带黄,釉表面可见裂纹.....”
“唐青花”胎质、胎色及青花的流散现象等,与青花瓷所要具备的条件还相差很远,尽管青花的呈色是氧化钴,但为加强呈色的效果,弥补胎釉的缺陷,普遍使用了化妆土。虽然是用笔描绘出纹饰图案,但青花都有流散现象,这无疑是釉上彩。唐青花残器(片)其实是河南巩县窑(“唐三彩”的重要产地)的产品。所谓“唐青花”不过是唐三彩之中的一个品种而已。
藏于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的元延佑六年(1319年)安百四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该瓶由瓶身和盖两部份组成。瓶身装饰以六道弦纹,分肩、腹、下部三组。肩部堆塑狮、象首各一对,兽间绘复才如意纹四朵,右下方又绘小云头纹两朵;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