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什么时候是儒教 什么时候是道教 什么时候是佛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58:35

入世是儒家思想的体现,但是遇到挫折和磨难,则多以道家和佛家思想去开脱自己的心境。
道和佛在出世的理解上有很多相似处,所以常把他们混做一谈,都归于出世之道。
再一个,儒家思想在少年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其中贯穿着各种行为处事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及对社会建设思想建设的种种追求,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所以成为官僚体制、国家管理的学问。
但是在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不如意,使我们又经常内省,这就需要以提倡自然和顺化为主的道家、和提倡一切有因有缘、中道以观,祛除妄念执著求自性解脱的佛学来予以帮助。
所以人在退出社会竞争,生活安逸的中老年时经常需要回归内心的平淡。

当官的时候是行“儒教”入世官场,希望永远当官。
享乐的时候就想到“道教”希望长生不死。
快死的时候就会去找“佛教”希望菩萨能保佑解放心灵的恐惧。
之所以把这三个教打上“”号,是因为众生完全误解了这三个教的初始本意。
其实道教和佛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阐述的角度和表述方式不同。有佛道同源的说法。

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
道教----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是敬拜鬼神的风俗习惯早过孔子时代。
佛教----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得意的时候是儒教,以求兼济天下
失意的时候是道教,求的是逍遥自在
这是前人说过的。
至于佛教,我认为是失意到严重的程度就是佛教,以求彻底解脱。
其实中国的佛道相互渗透,区别不大。

骂人的时候是儒教,喝酒吃肉的时候是道教,人前的表现是佛教。

什么叫做儒教?

还有啊,这三家是融合在一起了的,怎么来分?就像是问:你什么时候走路,什么时候讲话,什么时候吃饭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