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中国传统情人节,那,七夕有传统活动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3:40:45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那,七夕有没有传统习俗呢、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五代《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这一风俗到明清时出现了很多变体形式,如,投针验巧、漂针试巧等等,清代有记载称:"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五代《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吃巧食: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做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南瓜棚下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