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缘何被称作“小霸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6:46:18

孙策,英雄也。 他用8年左右打下了一片江山,并留下遗言——要"守江东,观成败,版图难以扩张!他善于用人,不怕功高盖主,讲政治,是乱世英雄.
但他脾气不好,“死要面子”(《三国志》说是因为看见脸上的膏药而大怒,金疮迸裂而死!他是江东美男子之一)。且好杀人,杀了许贡,引来许的门人暗杀他.

他是英雄,是脾气暴躁的英雄!

江东有个“楚霸王” 项羽

为了形容孙策的勇猛,就起了个“小霸王”

中国东汉末军阀,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孙权之兄。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 兴平元年(194),至寿春从袁术,不得志。二年,乃托辞率其父所遗千余兵南渡江,进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诸部。孙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沿途无犯,得到周瑜及其他豪族支持,所向皆破。建安二年(197),袁术称帝 , 孙策与之决裂并接受汉朝参与讨伐袁术的诏令。三年,拜讨逆将军,封吴侯。四年,袁术死。孙策率军攻庐江太守刘勋 ,得袁术 、刘勋残部2万余人,领庐江郡今安徽庐江西南),得豫章郡(今江西南昌 ),于是统一江南,为孙氏割据江东奠定了基础。此时北方袁绍势力正强,曹操对他极力拉拢。正当孙策欲渡江北进,继续扩大势力时,被仇家刺死,临终前嘱孙权继承其业。
作为东吴的开山鼻祖,孙坚、孙策父子的人品与经历是颇有几分相似的,两人都心高志大,敢于问津帝王之霸业:都骠悍刚烈,武艺出众,勇与身先士卒:而且最后都是麻痹大意,死于非命,寿祚不永.
孙策的骁勇果敢酷似乃父,而韬略见识似乎还更胜一筹。孙坚阵亡时,孙策年仅十七,却已显示英雄本色了。为了继承父志,他毅然放弃了使他父亲丢掉性命的传国玉玺,以此为代价向袁术借了三千兵马作为自打江山的资本。那个卑劣而又愚蠢的袁术还自以为占了大便宜,虽然这时的孙策还未褪尽好强争胜的孩子脾气——与太史慈的格斗就活象两个任性的顽童的打架,但他由于得到周瑜的帮助,注意延揽人才,善于采纳妙计,在加上他本人又武艺高强,总能亲冒矢石,冲杀在前,因而在江东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赢得了小霸王的威名,奠定了江东的基础。
不幸的是,可能因为对江东的开拓太过顺利了,这位少帅逐渐养成了极度惟我独尊的坏脾气。如在对于吉的事件上,这种脾气得到最明显的体现。当然这也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