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刀,打刀,太刀...怎么区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2:57:18

武士刀是日本刀的泛指。日本刀以造型和长度,分成太刀、打刀、胁差及短刀。太刀及打刀长在六十公分以上,平安时代(十二世纪)末期到室町时代初期,流行佩戴太刀于马上或仪仗典礼;室町时代中期(十五世纪后半)到江户时代末期(十九世纪中叶),则开始使用打刀,刀长在三十公分与六十公分之间者则称做‘胁差’;三十公分以下则称做短刀。
太刀,是特指具有较大弯曲度,刀身长2尺(66cm)以上、3尺(约1m)不足的弯刀。另外,2尺以下的称为小太刀,3尺以上的称为大太刀(或称野太刀)。太刀与同属刀剑类的打刀稍有不同,其区别之一在于刀鞘,太刀刀鞘上有两个金属环(称为“足金物”:靠近鞘口的一个称“一足”,另一个称“二足”)用缎带相互穿插编织成型,使之便于携带。缎带与足金物之间又用一小块金属(称为“革先金物”)连接。刀鞘头部由金属包裹(称为“石突金物”)。
打刀与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打刀的刀鞘口两侧分别插放有小柄和笄:小柄是一种长6寸(约18cm)左右的小刀,很少用于战斗中,一般用来削东西和割线,剑侠小说中偶尔也出现用小柄代替手裏剑来投掷的描述;笄是插于小柄对侧,用来整理头发和挠痒痒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