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摇滚乐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偏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00:20

因为啊,首先摇滚在中国流行度不行,大家大多都是喜欢流行乐,摇滚商业化也高,很少有正统摇滚(详见王力宏的摇滚怎么了)在外国呢,虽说摇滚是正统音乐,但是随着知名摇滚乐队的消失也日渐江河日下了(比如比较疯狂时代的甲壳虫,Queen)
在这些大背景下,摇滚乐创作者时常和毒品犯罪沾边,而且有的人还因为没有灵感而自杀,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
再次,摇滚大多是反叛的,把社会黑暗的一面展示出来,但是是通过音乐,他们希望用歌声唤起灵魂,甚至觉得世界无可救药,这也和一般人想通过行动,通过努力来建设社会而相悖
现在做摇滚乐出头简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一般人很少选择这条路
最近百事群音就不错,说不定中国摇滚会迎来小春天
以上只是本人个人见解,我其实也懂得不太多

很简单,因为是中国社会!

因为现在社会上捞歌风行。
捞歌:指的是作曲无味,却喜欢加入各不协调的配乐,在一片喧哗的前奏中进入主题,然后是一些什么被抛弃后痛不欲生,说自己怎样伟大的歌词的歌。
歌词中通常会有例如这样的:“感动天感动地却感动不了你”“我佛面前求了几千年”“为了你,我愿意XXX”等等什么什么的。听着鸡皮疙瘩都起了。
明明是一首悲痛的歌,却非要在前奏、间奏、尾奏中加入令人听了会变得兴奋的所谓的“摇滚味”。听着仿如杀猪时的嚎叫。
更恶心的是,这些所谓的悲情歌却如些的流行,被加上强劲的节奏鼓点后,便成了所谓的DJ版,然后成了街市商铺促销刺激客人的音乐。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这些所谓的悲情歌被那些山褰机爱好者们在公车上用山褰机轮番播放,唉...

欣赏的角度不同,文化层次的不同
造就了这些偏见。
父母那一辈不用说了。
文化大革命过来的长辈,都知道
那时候听邓丽君的歌都是靡靡之音
所以很多长辈听歌不多,很少接触摇滚。

我们这一辈~
喜欢摇滚的
大多数70、80后
老崔,beyond,窦唯……
踏上摇滚的征程,也都是由他们带领的
再加上后来改革开放,大量西方的文化流入中国
从而也带来了西方的摇滚乐……

再说部分80后和90后00后
到了现在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