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哲学定义是什么?自然界,物质与存在这三个哲学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4:56:10

“存在”是哲学中最高的范畴,之所以最高,是因为它具有最小的内涵与最大的外延。但“存在”又是最难以定义的,因为存在是一切哲学的逻辑起点,故而不同的哲学家或哲学学派对“存在”的定义是不同的。“存在”就原始义而言,是“BE”的意思,即“是”,但它又并非停留在形而下之器的层面,而是就形而上之道的层面去理解,即“是其所是”,通过“是”去追问“是”的本质与意义。
“物质”概念是相对于“精神”而言的,不管是物质或是精神,皆是存在之下的范畴,因为物质或精神都必须存在,才可去谈论。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 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包括主观与客观 即意识与物质所以自然界包含在物质中 物质包含在存在中

对你而言,能被你所感知的东西即对你来说是存在的。
当然你不能感知的东西也是存在的,但对你来说(这是重点!)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已被你感知的,即你心中的真实感。
只有被你感知你对你来说才是存在的。
真实感与现实不同,真实感是一个人在变幻的现实中赖以生存下去的东西。
自然界,物质,存在这三个概念互相交集。
首先同一个名称在不同人心中,以及哪怕同一人不同时间心中的概念都不同。
如,自然界可以是指“自然世界,人类社会,自身内心”这三个分类中的自然,也可以是同时包括以上三者的自然,因为无论自然世界,人类社会,还是自身内心都可以是属于这个宇宙的。
物质这个概念也一样,所以先要明白“自然”是具体指什么,然后才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