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思想的狭隘和简单目光的短浅是不是导致历次农民起义多失败的根本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48:36
农民思想存在的种种不足,农民组织存在的种种弊端,是不是导致历代农民起义或失败或被政客或者政治投机份子利用的根本原因?要写论文,大家提供点参考意见啊!

农民起义所表达的利益诉求是农民要得到土地,这其实还是反映了农民希望国家资源实现重新分配。历次农民起义所处的经济制度还是小农经济制度。所以一旦农民起义军得到土地,他们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自然就失去了继续斗争的动力。以上是从经济方面的分析。
从政治上来看,人数庞大的农民起义军需要领导才能集中力量取得胜利,什么人能够领导起义军?贵族不行,因为他们是起义直接指向的对象;农民也不行,因为他们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缺乏知识。只能是处于社会低层的士族,这些人有文化有知识,同时也是起义的参加者。所谓的政客和投机分子就是这些人,但这是农民起义不得不走的路。
从军事上来看,农民起义军能取得胜利,无非靠以下几点:一、人数众多。冷兵器时代人数很重要。二、勇气。农民忍耐也是死,起义也是死,但起义还有可能活下来,战争需要勇气。三、后勤保障。官军靠征粮,必然会遭到农民的反抗,阻碍大;起义军的粮草则会得到农民的保障提供,因为他们是农民的子弟兵。但是农民起义军有明显的弱点,缺乏军事训练,不是会抡锄头就能打胜仗的;缺乏战术设计和变化,战争靠谋略,没打过仗的农民你不能要求他们会兵法;缺乏纪律,农民起义军一般比较散漫,军队纪律不严就没有战斗力。
从思想上看,农民起义往往到了胜利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不是被政治投机分子利用就是像李自成那样自己变成了山大王。农民起义缺乏思想的领导,没有长远的打算,小富即安,打出一小片天地来就没有继续斗争的动力。坐上了统治者的位子一样会造成一小部分人统治大部分人的局面,窦建德就是例子。太平天国虽然不堪,虽然失败,但之所以坚持了几十年,还是因为有相对进步的思想作领导。
总的来说,起义若要真正成功,必须要有一整套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利益分配的规划,消除制度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根源。农民起义没有这种规划和变革的因素,所以不可能彻底成功。

想想李自成,他算是成功的了。中国几千年来,直到清朝皇权才是顶峰,在以前,有地方豪族,世家大族,因为他们的存在,皇权受到挑战。同样也是导致农民起义原因,土地兼并,士家大族。士人瞧不起农民。像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士家,世家的土地兼并。

我们课本上学的这叫主观原因,还有客观的阻挠。不过主观的应该根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