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9:22:50
据说在1900年6月21日慈禧曾向世界宣战,理由是受到了一封洋人要求她归政于光绪的情报,这情报是假的嘛~6月20日时,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兵伏击杀害;酿成战争的导火索。翌日,它就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各国在准备以武力解救使馆的同时,北京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全权公使窦纳乐(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负责指挥防衞。

那么就是说八国联军的入侵是慈禧的错咯?当然,他们后来的滥杀无辜,抢夺财宝的罪行也是错的。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英军中包括英在威海卫训练的由中国人组成的中国兵团)、法国、德国、意大利及俄国是所谓的“八国”,但我不明白,向11国宣战,为什么只来了8国??这真是老太后的错啊~她一生做的错还真多

向十一国宣战,无疑是件很荒唐的事。也正因为这件事是在义和团及主战派大臣挑唆下实现的,并且表现为围攻外国使馆、捣毁教堂、杀害侨民、教民的非法暴力形式出现,因此八国武装干涉本身有其合理合法的地方。类似情况即使发生在今天,也很可能引起武装干涉。
至于来了八国而非十一国全部,主要是因为有些国家国力较弱,有些国家与中国关系牵涉不大,没有动兵的必要。
这次对华战争并没有领土要求,主要目的是要让清政府彻底转变对外政策和态度,放弃敌对立场,因而《辛丑条约》虽然赔款巨额,但并没有要求中国割让土地,保全了中国主权(这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有关),并且几年后,各国主动退还大量赔款,帮助中国的教育建设,例如清华大学就是用退还的赔款建立起来的。
我们站在今天,理应重新审视百年前的这场战争。

楼主说的慈禧太后向11个邦交国宣战在历史确有其事,但是其原因楼主只说了一部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统治者对洋人的仇恨从1840年就开始了,因为一直以来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土地上总是一手遮天,所有老百姓必须绝对服从他们的命令,而从鸦片战争后他们却在某些事情上被迫向洋人让步,从他们的帝王心理这是绝对接受不了的,所以就会有对洋人的仇恨。到19世纪90年代,中国发生了“百日维新”,慈禧太后清楚这是中国境内的洋人向中国知识分子传播西方民主思想导致的结果,所以她对洋人的仇恨到达了顶点。到1900年,义和团暴乱吹嘘自己“刀枪不入”、“神功护体”,慈禧太后轻信后,纵容义和团和政府军对在华洋人和与洋人有关的中国人大开杀戒。

11国只来了8国是因为联军是临时拼凑的,有些国家离中国远、国力相对弱就没有派兵。至于联军在北京的表现,应该分为8个国家分开看:美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侵犯很少;而德国和俄国的军队却十分残暴,尤其是德国军队作风堪比过去的匈奴(英国人在一战时就是这样说的)

那时候义和团运动嘛。。。列强表面是维护在华外国人的权益,实际是要进一步掠夺在中国的利益。组成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摧毁了大沽炮台,清政府因此限令各国公使离开北京,并不在提供保护。克林德是因为清政府不在提供对给过驻华使馆保护前去抗议,途中遇到清军巡逻,他挑衅 首先开枪,结果被打死。。。成为了八国联军的导火线之一,不是被清军伏杀的。。。八国嘛。。。就是这么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