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先生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3:26:04
中医前辈您好!我是一位青年,但是肚子总是不好,给民间中医看基本上都说是肠胃虚热,但是医了很久却还是医不好,我就奇怪为什么我总是肠胃有虚热呢,晚上睡觉时肚子总是不舒服,胸中感觉有鼓气走不掉,很容易就能听到心跳声,每天早上起来小便尿液都是赤褐色的,应该是泻热吧,下腹有点酸痛,嘴巴有点黏,人也没精神,一整天都感觉有点气短无力,尽管我经常去长跑,增加肺活量。以前我遇到一位老中医,他说要把虚热清掉,然后补脾胃和肾,但是他后来出国了,我也不知道要去找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中药也吃了很久了,但是肚子总是好不了,我只能在这里请中医老前辈帮帮忙,后生万分感激!
小便应该是赤黄色吧,就是很黄的那种 ,应该跟肝也有点关系,经常用的药有苍术,茵陈,川连,川伏,神曲,柴胡,卜子,陈皮,渣芽,枳实,头翁 ,淮山,扁豆,吉梗 (舌苔是比较淡,图片http://hi.baidu.com/%B8%DF%D6%D0%CA%FD%D1%A7%B0%D7%B3%D5/album/item/a5b15e39fd90f8e8d46225e8.html 医生说我肝生热影响了肠胃,尽管我总是吃清淡的东西,但是医生也捉摸不透为什么我的肝老是会生热,因为医好了又来,又说不消化又会生热,我现在长了很多小痘痘,有时会有点疼的那种,鼻子旁也长了几个比较大的

初步分析你的病应该在肝脾。首先是因为情志不遂引起的肝郁不舒,郁久化热。(肝胆郁热)肝失疏泄,横逆于脾胃(木乘脾土),脾失键运。脾胃居中,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的运化功能,不仅包括消化水谷,而且还包括吸收和输布水谷精微。脾的这种生理作用,主要是向上输送到心肺,并借助心肺的作用以供养全身。所以说:“脾气主升”。胃主受纳腐熟,以通降为顺。胃将受纳的饮食物初步消化后,向下传送到小肠,并通过大肠使糟粕浊秽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肠胃虚实更替的生理状态,所以说:“胃气主降”。“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升降失和,则清阳不升,则可见人无精神,乏力气短。浊阴不降,运化失司则见脘腹胀满、脾虚湿重而见口粘而腻,痘痘丛生。小便赤黄为肝胆湿热下注的表现。舌苔薄微腻但舌边尖红,仍有湿热之象。治疗原则应以清利肝胆为主,兼以健脾利湿。你提供的处方原则基本是对的。只是所用药物有些不当。稍作更改即可见效。这里不便处理。
此外,病要三分治七分养。你还应该注意保持有个良好的心态。心情舒畅,严禁气恼忧伤。忌食辛辣、油腻、酒类、保证睡眠、生活有规律。
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没有心悸啊?

你吃那药效果怎么样?

辩证不妨考胃脘跃动

你属于脾胃不和,胃热而脾虚,试用西洋参人10、炒白术15、茯苓20、炒淮山30、丹参15、枳实9、才胡9、郁金15、知母10、生石膏20先煎20分钟、车前子20、猪苓15、香附15、木香6、石菖蒲9、川牛膝10.五剂每天一剂。

舌苔如何,能够看看吗

你好
你是阴虚火旺,上面的方子加点滋阴的药就好了。

全是庸医!
被你们弄复杂了
试试栀子干姜汤,是由伤寒论栀子豆豉汤转换来!见相关条文,你就会发现你的症状很像!

“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你有胸中气滞)
“心中懊农,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我看过你舌苔了!)
“短气者加甘草”(你的精神不好,体质虚)
有下利之证用干姜,去豆豉,成栀子干姜汤。

栀子12g,干姜9g 甘草6g
古方药就三味,却治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