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系薄是否侵犯学生隐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3:07:10
我们学校家校联系薄,设置很详细,不只是学习时间安排,还有个人生活时间安排,而且老师要我们必须填写。这样做是否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如果侵犯了,该去何处解决。。
对于隐私权的客体,美国学者威廉姆•L_普罗瑟曾归纳为“(1)对于他人私秘空间、个人安宁或私人事务的侵扰;(2)公开揭露致使他人困窘的私人事实;(3)公开揭露致使他人遭受公众误解;(4)为了自己利益而使用他人姓名或特征。”[2] 我国著名学者杨立新教授总结为“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3]而笔者更偏向于隐私权的客体应是私人生活信息和私人生活安宁。所谓私人生活信息,一般理解为包括所有个人的情报资料,诸如家庭成员、亲属关系、婚姻状况、财产状况,以及个人的身高、体重、女性的三围、健康状况、宗教信仰、住址、家庭电话号码等等,由于私人生活信息的范围及其广泛。

这个。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么?
我想,还没有学生会因为这个觉得侵犯隐私。

额....这个嘛 我也觉得是....总是被人监督..不自在

你去向当地电视台反映吧。

是有问题,真管不了呀。。。。大海热线。。。试试。。

我来讲讲我的见解吧(以下一段是摘抄)
“隐私本质上是私人信息,隐私权是个人控制其私人信息的权利。无论隐私是否涉及到个人名誉,从对隐私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在权利的初始配置的意义上,都应当将控制私人信息的权利配置给信息生产者而形成隐私权。隐私权不能仅仅囿于人格权的范畴,而应该向其财产权性质方面着力发挥。将私人信息的权利配置给个人,个人就能够控制其私人信息从而形成对其私人信息的财产权,进而实现对隐私权更为切实的保护之目的。 ”这一段是在中国比较被认可的隐私权解释。
不过很遗憾,明确告诉你,中国现行法律没有对隐私权下过定义!只要学校没有对你利益或个人名誉造成影响,你没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以上是法律层面分析。其实没那么复杂,家校联系薄,老师只要你一定得写,写就是了,是真是假还是你说的算,没错吧,如果你认为那一部分属于隐私就编一个替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