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英国为什么不占领整个中国,而只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0:40:11

没有足够的理由没有足够的能力,英国本意只要打开中国市场,并不是要土地,英国那时候自己的土地还管不过来呢,再摊上个中国更甭提了。就算中国不跟他急,欧洲也联合起来搞死他

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在英国完成。英国急需打开世界市场,同时获得更多的原料。市场和原料是英国前往中国的最根本原因。中国面积广袤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是市场开拓的不二选择。英国用船舰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为的就是打开市场,获得更多利润。而不是以侵略占领国土为目的。
并且,中英相隔很远,国力有限,英国占领中国 统治中国是完全不可能的。在1840年以前,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居世界第一 真正开始落后被超越 正是1840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以当时鸦片战争,英国根本没有占领中国的实力。
这一点可以和俄国与日本比较。俄国以牧业为主的国家,需要大量土地与林场,所以在1840以后的百年中,强占中国大面积土地。这是为了满足其生产需要。
而日本,弹丸小国,资源有限,土地有限。在其生产力巨大变革后,原有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日本人迫切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来满足其利益需求。因此日本会在后来的<马关条约》中要求割让 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 台湾岛,大面积国土。

总结英国不占领的原因 1需求目的是市场 2国力有限 工业革命刚刚结束,没有称霸世界的实力

中国地大、人多,而英国侵略军只有区区几千人。根本无法长期占领中国。只能通过武力迫使清政府成为英国在中国的代言人,为英国在中国谋取利益。

根本上说,是由于中英两国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上的根本性差异。
中国当时还是一个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这样的生产关系在当时已经没落,没有先进性可言。如果没有发生鸦片战争,中国自身的资本主义萌芽将逐渐发展成熟,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英国当时在政治上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生产力方面则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在当时是最领先和先进的,代表着当时世界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正是由于由于中英两国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上的根本性差异,决定了中国失败的命运。
当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清政府上下所有官员能如林则徐那样做好充分的抗敌准备,鸦片战争中国也不会败得那么狼狈。但即使这个假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