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只有几个尖子生发言,其他人都不说话怎样处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3:35:35

您应该是老师吧。其实现在的课堂差不多都这样,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增加课堂效率,您可以让他们分组讨论或偶尔幽默几句都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私底下最好也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上课时就会有更多学生因为喜欢你这个老师而更加喜欢你听课了!

1、设计些难度小的问题,主动提问学习中差生,估计他们可以的,然后趁机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
2、课堂激励,如果是低年级可以物质奖励,比如小红花啦,五星啦,也可语言激励。如果是高年级,那就只有精神奖励了。
3、课中教态要亲切,如果有孩子回答错了,不要正面批评,而是要鼓励。对的话,自然要适机奖励了。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及问题,让孩子们有想的听和想说的欲望。
5、课后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游戏,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哟。并不是哪一种方法立即就可以见效的。

可以从课下多和同学交流,成为朋友,课堂上气氛就融洽不紧张,自然就容易发言,不管发言如何以鼓励为主.树立其自信.

您是老师?我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是玩很久远的积分游戏,因为她是英语老师,所以落后的那组是背书啊啥的作为惩罚,您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也许可以如法炮制吧。

(1)在不经意间,会形成教师只与少数学生交流,而其他同学充当听众角色的尴尬局面。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提出很多启发式问题,但总会被一些很愿,也很能表现的学生抢先回答,他们成了课堂中经常发言的活跃分子。有时,教师会有意地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但问题是其他的学生往往不积极举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即便举手了,站起来交流时,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本没法用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学生就会被看成是不会动脑,没有动脑,不愿参与,不善参与的学生。因此,老师调整了一时间后,又不自觉地只与少数学生交流了,这一过程会显得不知不觉。

(2)随着年级的升高,班级学生会很不乐意在课堂上发言。这些学生会开始关注自己的发言是否令自己满意。有时他们怕讲得不够完整,有时他们怕讲得不够精彩;有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发言不一定正确而宁愿不举手发言。少数原来积极表现的学生还会因为问题的简单而不屑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些学生有时还会看一些人的起劲而在嘴角流露出一点不屑的笑意。此时,教师们往往会用个别谈心,用评语,找家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