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地区七月半烧的包袱怎么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56:40

旧俗,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是阴间放鬼的日子,亡人在此期间被阎王放出来,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祀。

  这个有人看做是封建迷信,但是也有人将此当作一种习俗。自己把握。

  引述一些民俗材料:

  农历进入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期间,每天正午前又家中男丁打印纸钱,一张八开纸裁成三张,每张纸在打印时,只能打印七、九排,成单数。打印好后,用白纸包好,三、七、九张钱纸成单数包一包。

  写包袱: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竖排,写给祖人的格式,依次写"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祖考 公 老大人收"、"孙 曾孙 玄孙 祀";如果死者的儿子活着,写包袱时称呼、落款以儿子为主。即:依次写"中元化袱 包"、"上奉"、"故考 公 老大人收"、"男 率孙 曾孙 玄孙 祀"。包袱的背面写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坟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几个给"力夫",包袱正面写"力夫"二字即可。

  有说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写“封”字,还要写上亡故的地点,详细程度类似邮递,但无须具体门牌。

  这里列出一下写包袱的格式,一般只需要写头包,后面的包袱则写以某字为号第XX。

  其他网上材料: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中元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 某某某 某某某
  孙
  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