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目和阿訇有什么区别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1:06:25
如题,谢谢

一、伊玛目(Imam),阿拉伯语单词的汉语音译。意为领拜人,最早源自对穆斯林祈祷主持人的尊称,又称领拜师、众人礼拜的领导者,没有其他诸如学者、领袖、表率、率领者、楷模、法学权威等含义,这些含义都从前者引申而来。
特殊称谓:

什叶派
伊玛目在早期四大哈里发时代是通用词汇,是对受到大众普遍爱戴的行政官员的尊称。但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变更,其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比如阿里曾是四大哈里发时代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被什叶派至今尊称为“阿里伊玛目”,而阿里伊玛目在当时的含义只是“敬爱的阿里”。
而现代,由于语言习惯、词汇含义、社会制度、学派学说不断衍化,对阿里伊玛目的解释也出现了分歧。少数派(什叶派)认为,阿里伊玛目是宗教领导人,是穆斯林首长。而多数派(逊尼派)则认为,阿里伊玛目就是一位应该受到尊敬的阿里,阿里和其他人一样,是行政、军事领导人,是那个时代的一届政府官员。

逊尼派
现代多数派(逊尼派)认为,对人的尊称不可过高、过滥,以防出现事实上的对人的崇拜。因此在当代穆斯林中,一般情况下,多数派(逊尼派)仅用伊玛目称呼古代著名学者,尤其是那些曾经搜集、整理、考证、编纂过《圣训》的著名学者。而对当代学者,通常不使用伊玛目称谓。对于那些领拜师,穆斯林大众更很少称他们为伊玛目。

其他
伊斯兰教多数派(逊尼派)坚持认为,没有任何人能绝对领导宗教事务、解释经典、决断穆斯林命运。凡涉及宗教事务、解释经典、决断穆斯林命运的问题,除了《古兰》、《圣训》、类比,其他事务均应由穆斯林大众讨论(公议),民主决定。

二、阿訇(音hōng,同轰,波斯语:آخوند‎,Akhund,Akhoond,或 Akhwand),又译阿衡、阿洪。在波斯语地区是对伊斯兰教教师的尊称。中国用以称呼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中国的阿訇一般分为“开学阿訇和散班阿訇”两种,开学阿訇是指全面执掌清真寺教务工作的穆斯林,亦称为正任阿訇。散班阿訇是指只具备阿訇职称,而未被聘请为正任阿訇的穆斯林。阿訇经数年伊斯兰教育与培训,替圣传教,弘扬伊斯兰。
按照宗教学识素养、地位、职责等的不同,历史上曾有如下几种阿訇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