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高手请进: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定义问题。非马克思主义者不要回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5:56:43
1.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为什么在定义物质的时候必须涉及意识?
2.意识作为客观实在的反映,本身不是物质吗?不能认为是物质的高级形式吗?
非马克思主义者切忌不要回答。

1.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列宁的物质定义所指出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就是指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这就指明在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物质和精神是绝对对立的;同时还指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和客观来源,人能够在自己关于物质存在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物质存在。这就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即物质和精神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范围之外,它们的对立是相对的,精神不过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属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其中“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这个定义的一个定语,起修饰作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表示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表示物质是可知的。客观实在是宾语,表明物质的基本属性客观实在性。
这个定义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观点: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世界是可知的。
所以在定义中为了区分物质与意识,同时也要赞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所以不得不在定义中提到意识。同时定义本身就是意识。
意识作为客观实在的反映,本身并不是物质,这个道理很简单,你是你的母亲生的,但是你就是你的母亲吗?物质和意识也是这个道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严谨的将物质与意识区分开来,意识不具备客观实在性,所以不是物质。
不知道我的解释你能否明白。
看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听敢兴趣的,我的QQ空间内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文章,如果感兴趣,你可以向我留言询问QQ号

回答第二个问题:不是,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依赖于物质的,是由物质决定的,并不是物质的高级形式。

1 、因为物质和意识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有能动性,能反作用于物质。
2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意识只是客观事物的反应。物质是第一性的,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意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