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漏电保护继电器中的控制芯片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7:03:55
控制芯片20管脚。1脚10脚都接地,20脚是电源。2脚和17脚接入互感器的检测信号。18和19脚用于外接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工作。
电路中有两个发光管用于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分别由15和16脚直接驱动。另外还有三位共阴数码管显示漏电电流。数码管的a、b、c、d、e、f、g分别是由控制芯片的12脚、14脚、6脚、5脚、4脚、13脚、7脚接限流电阻后直接连接,数码管的位选线是由控制芯片的11脚、9脚、8脚连接。
3脚接电阻(10k)和电容(0.1u),其中电阻一端接电源,电容一端接地。
问题是:(1)最先考虑的该控制芯片是某一单片机,但总觉的有疑问。没有晶振电路、驱动数码管也没有驱动电路。1脚和10脚都接地是为什么?数码管的段码a-g几乎没有规律地接在该控制芯片上,这在编程时是麻烦的,假如该芯片是单片机,除非该单片机的I/O口就是这样排列的。
(2)假如是单片机,那就是要把检测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AD转换后处理。搜索带A.D转换的单片机也没有完全对应。
(3)是否是一种可编程的漏电保护的专用芯片?
数码管是共阴数码管,不是灌电流。

1、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款单片机。
2、漏电保护继电器的 控制芯片 很可能 是他们自己公司定制的单片机。
3、现在很多单片机都有 内部晶振,有的精度还很高!
4、数码管的段码实际上就是8个或7个 发光二极管拼装而成,每个发光管加限流电阻后,采用灌电流的方式用单片机的IO口线可直接驱动。只要注意限制灌电流的大小,不致于损坏单片机就行。
5、现在很多单片机都有自带的AD,好点的单片机能做到12位或14位。
6、建议你浏览下PIC、STC、TI、AVR等众多单片机的选型手册。
7、单片机不只是在学校学过的8051或8031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