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弗陵的死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27:47
汉昭帝死的时候年仅21岁,而且正史上只含糊地记载“暴病而亡”,我觉得很可疑,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其中有什么阴谋吗?

汉昭帝年幼即位,掌权的是汉武帝指定的托孤大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霍去病之弟)。
如果说有阴谋,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霍光为了独揽大权,在汉昭帝亲政前,害死汉昭帝。
不过这种可能性较小,因为从之后历史分析来看,霍光对刘氏汉朝忠心耿耿。
在汉昭帝之后的皇帝昌邑王因昏乱被废后,霍光权倾朝野,成为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这时他完全有能力取而代之。可霍光还是立汉武帝之孙刘洵为帝(汉宣帝),这完全可以证明霍光没有野心。
况且,汉昭帝虽然年幼,但是很信任霍光。皇室其他成员多次诋毁霍光,污蔑霍光谋反,都被聪明的汉昭帝识破,放手让霍光执掌大权。面对这样的皇帝,霍光绝对没有谋害他的理由。汉昭帝下台对霍光没有多少好处。
所以,汉昭帝暴病而亡,应该是真实的。

就史书和历史进程分析,汉昭帝应该不太可能死于谋杀。因为当时的大将军霍光在昭帝死后曾经立了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无道〔估计肯定是没有一个做皇帝的样子〕,仅27天就被废掉。当时的霍光权倾朝野,完全有能力自立,可是霍光却另外立的是流落民间的刘洵,即汉宣帝。
如果汉昭帝死于谋杀,那么下手的就只要霍光,但是就后来的历史进程则证明了霍光的清白。
汉昭帝21岁就去世也确实可疑,但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科技并不发达。我分析汉昭帝应该是死于某恶性肿瘤或者是先头性心脏病。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武帝少子,母赵婕即(即钩弋夫人)。幼年即位,初由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共辅国政,继续实行武帝时期政策,曾多次击败匈奴、乌桓等,加强了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因武帝时期官营盐酒铁及对匈奴长期作战的政策遭到“贤良、文学”的批评,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不久与匈奴和亲。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更改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与民休息。史称刘弗陵自幼聪明多知,又长得身高体壮,很受武帝宠爱。原太子刘据被杀,太子之位一直空缺。武帝想立刘弗陵为太子,为免吕氏之乱重演,便于公元前88年将其母赵婕妤赐死。第二年,汉武帝临死之前下诏立刘弗陵为太子,任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公元前87年二月戊辰,武帝死后第三天,刘弗陵继位称帝,明年改年号为"始元",后又改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