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的概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16:50
家马
奇蹄目,马科,马属。家马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奇蹄目成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尽管家马形态差异较大,但所有的种、群和类型均单一种,即驮马。从染色体数量上考虑,普氏野马的染色体数比家马多一对染色体,所以也不能轻易的得出普氏野马是家马的野生祖先的结论。现在大家公认欧洲野马是家马的祖先。但普氏野马与家马可以繁殖可育后代,所以生活在亚洲东部家马很可能有普氏野马的血统,中国汉血宝马就曾被认为是野马与家马的杂交后代。

以上是查到的资料 为什么染色体数目不同还可以产生可育后代 如果可产生可育后代不就是同一个种了吗

野马有66对染色体,比家马多了一对
所以后代不会有生殖能力
他们之间的的确确是有生殖隔离的

他们在进化过程中可能由于染色体的丢失等特殊情况产生新的物种,
但是“普氏野马与家马可以繁殖可育后代”这句话很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句话是错的,你所说的资料,网上能搜到的都是这一篇文章。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楼主你好,如果是12N 和8N 的交配,那就可以(一般推论可以)产生可育后代

因为,基因分离的时候,染色体 是成对分配的也就是,上述的分离以后可以形成——

6N 甲+4N乙—— 这个个体,如果可以成活,那么,在下一次基因分离,染色体配对的时候,刚刚好可以生成 6N +4N的新个体,这样,就可以成活了

我们说的,不可育的——3倍体, 是因为,在发生联会的时候,基因紊乱了...不能成功联会

但是,如果是上述的,就不会——刚刚好可以分开,成为3+2 3+2

所以,如果上述的可以成活,那么,就可育——高中这么推理

种(Species)
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群体,只同种之中繁殖可育后代。
种也叫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物种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即生殖隔离,互不交配,各自产生自己的后代,即使交配了,其后代也是不可育的。对于物种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加深的。在林奈时代,种的概念远比现在简单。十八世纪时人们认为物种是固定不变的。当进化的思想被广泛接受以后,人们认识到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物种的定义可以表达如下: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对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从现代遗传学的观点来考虑,可以给物种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这个定义把有无基因交流作为划分物种的主要依据。家畜、家禽及栽培植物中的许多品种,虽然形态上不同,但可以杂交,因此只是一个物种的不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