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于谦写的一首诗,我不知道它的后两句,跪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07:00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千锤万击在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请问后两句是……

应该是“千锤万击出深山”

咏石灰
年代:【明】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是于谦十七岁时写的。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拟人化描绘,表达了他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是由石灰岩烧制而成。第一句写石灰岩的开采,要经过石工们「千锤万击」,将整块整块的岩石凿开击碎,然后将它们运出云封雾锁、险峻陡峭的深山。而「出深山」还仅仅是开始,接着石灰岩被投入石灰窑中烧,而且要用高达九百多度的「烈火」才能烧成坚硬的生石灰。「只等闲」三字以拟人化的笔法,写出了其面临一切严酷考验时镇定自若的神态,无论「千锤万击」也好,「烈火焚烧」也好,它都感到根本算不得甚么,可见其何等坚强、坚贞!
石灰岩经过了火的洗礼,还得经过水的考验。生石灰被投入水中,坚硬的生石灰经过一阵爆烈,逐渐解体,最终溶化成粉末状的熟石灰,供人们粉刷墙壁,于是在人间出现了一座粉妆玉琢的白色宫殿。「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仿佛听到石灰在说话了:「将我粉身碎骨,最后化成石灰浆水,我也全然不怕,我的心愿就是要把清白的本色长留人间呀!」诗人是借石灰之口,表示自己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执着热烈的追求。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喻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写人,写自己,勉励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要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石灰吟:石灰赞歌。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凿:撞击。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随便
清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人间: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