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想表达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7:49:38
这句话想表达什么
不要一多字
要言简意赅的...

哲学的说就是张诗人在问什么时候人开始有情调的,然后问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的。
但我认为之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首诗,而不是一篇论文,是因为它散发着浓烈的艺术气息~~~
所以,我们应该认为当时锦衣华服的张美男是在温柔的看着月亮,江很美,月也很美(那天晚上应该什么都很美才对~~~当然也不排除张美男平时就看什么都很美~),看久了,有境界的美男就开始想--这地方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美德,这么美的景究竟又是什么时候开始被人注意到的。恩~说不定还连带着感叹幸好现在已经有这么美的地方了,也幸好这么美的地方被我瞧见了~
于是在这么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张美男就写下了千古绝唱~可是这么经典的东西,楼主你怎么能要求言简意赅呢~哎~

是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慨,并非一楼所云。
诗人张若虚是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之中,提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永无答案的问题,是谁在江畔第一次看到月亮?而江上的月亮又是哪时开始朗照人呢?人世世代代无穷尽地传承下去…… 生命之始在何时,最尖端的科学也无法确切回答,我们不知其“始”;诗人接下来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和宇宙是一个不断向前绵延的过程(当然现代的科学不这样认为),我们不见其“终”。然而诗人传递的并不是全然伤感的情怀,他描绘出了世界的美丽,感慨着生命可贵,诗句有怅惘和感伤之情,但同时也令人警醒,这是唐代时代精神的反映。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152621.html?si=1

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