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公民都是纳税人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1:29:34
忘记从什么地方听来的说法,就是说每个公民都是纳税人,因为我们每天所购卖使用的东西本身都是税后的。可是,在百度百科里查询“纳税人”这个词条,并无这个概念。中国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吗?

从广义上来说,每个中国公民都是中国的纳税人.因为并不是只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才是纳税人,不光是因为每个月我可怜的工资中被扣出更是少的可怜的那点个人所得税,我才能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纳税人。因为即使我不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我买了商品我就是承担了增值税的纳税人,我给我的汽车加了油,那么我被转嫁汽油里的消费税的承担者,我去饭店吃饭,一次性筷子里有最终由我承担的几厘钱的消费税……所以说从广义上来说,我生活在这个国家,吃饭,走路、消费、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为国家税收做出了贡献!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社会公民包括未成年的,成年的,大学生中学生等等。
但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只是有应税行为,需要交纳某种税金的单位和个人才算是纳税人。比如生产货物的企业是增值税的纳税人,但是他不是营业税的纳税人。赢利性的教育机构是缴纳各种税金的纳税人,非盈利性的教育因为没有应该交税的行为,就不是纳税人。
总之,纳税人的定义更多的是根据不同的角度来做出不同的答案。

  并非每个中国公民都是纳税人。
  纳税人亦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见,负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或者外国公民才是纳税人。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在我国境内,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都可以成为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