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嘴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37:41
唱歌的时候不是说的要忘掉有下巴的感觉嘛~~那应该咬字也是靠下巴咬字的吧~~那为什么咬字还要交给上半个嘴巴的工作呢?还有就是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呢~~~如果真是上半个嘴巴来咬字的话~该怎么咬呢~

其实声乐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你不要刻意的去想下巴应该怎么样,咬字应该怎么样。其实声乐就是说话的基础上加上一个高位置,唱歌的嘴形尽量圆,你可以感受一下打哈欠的感觉,在打哈欠的感觉上朗诵,渐渐的你会找到这种感觉的。理论上讲就是上颚太高,舌头放平,这样下巴就不会太用力了,你可以拿个镜子照照,重点还是要找到那种感觉,祝你成功!

下巴什么的没听说过、
但是我们老师有说过:唱歌的时候最好把嘴巴张大些,这样长出来更好

  歌唱则是一种运动,任何运动都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合理的身体状态,唱歌这一运动则需要有良好的姿势。最好的姿势是最自然、最舒展、最美的,唱歌时需要动作的各部位既不能紧张又要积极,既要放松又不能松垮。
  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唱歌必须建立在音乐之上的`
  而真正意义上的唱歌只属于音乐的一种,你所谓的读出来甚至是叫出来的唱歌方式而是因为地域,人文的不同而产生出的`
  比如说中国的信天游跟美国的黑人音乐做比较`
  都是当时不一样的情况和国情的音乐产物`给你个 老师资料你 具体问他,,赵老师,60927185
  通俗唱法(又名流行唱法)始于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得到广泛的流传。开始叫流行歌曲唱法,后来称通俗唱法。
  其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
  通俗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时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所以很注意话筒的使用方法和电声效果。
  通俗唱法以青年为中心,可以说是:写青年,唱青年。青年唱,青年听。
  古己有之的那种通俗唱法,并非我们目前所指的典型意义的通俗唱法。现代通俗唱法,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它风格样式国标化;二是它与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结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政治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文化上的禁锢被解除,国门大开,首先是港台通俗音乐一拥而进,形成热潮。这决不仅仅是因为年轻人在经济上的独立,而是由于流行音乐有青春活力。展示了人们是如何生活的意愿。
  同时,一大批通俗歌手不断涌现,并风格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