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乙肝大国的国家基本用药中竟无药可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01:11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指南》)明确指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自从有了一些疗效肯定的抗病毒药物,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通过10年来的抗病毒治疗,重症乙型肝炎解明显减少,许多肝硬化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这是所有治疗肝病的医生所公认的。但这些药物主要是抑制病毒,不能通过短期治疗而达到痊愈,因此需要长期服用。长期服药的给乙肝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可想而知。尽管我想尽办法节约乙肝患者的开支,但每月几百元乃至千元以上的治疗药物一分也不能节省,因为每20天漏服一次药物,疗效就会降低15%,每周漏服一次药物,疗效甚至可降低60%以上。
一次,我院药房的工作人员向我反映,一位得了肝硬化的打工者只能每周夜班来医院开一次药,每次只开一周的药。因为抗病毒药对他来说太贵了,每周就要花费200多元,他只能挣够一盒药钱来开一盒。他说:“只能这样坚持,如果挣不到了,他也就不治了,听天由命吧!”我帮他改了一种便宜一些的药物,他终于可以每月取药一次了。但我知道,就他的生活水平,便宜的抗病毒药物也是很困难的,如果病毒变异了,他可能又面临着每周取药的局面。我国的乙肝高流行国家,全国有1.2亿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可能有两千万到三千万的人是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因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约有27万。我知道,像他这样的乙肝患者还有很多。因此,乙肝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我天天关注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关注着北京的《医保药品目录》,盼望着那些被专家们公认的乙肝抗病毒药物能够进入这些《目录》,哪怕有一种药物可以进入。可是,盼来的却是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没有一种治疗乙肝的有效药物,甚至连保肝药物也没有。北京至今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进入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这种情况在全国也寥寥无几。
有文章说,人们在“新医改方案中,能够享受到国家基本药物的最大优惠”。可治疗乙肝的有效药物不能进入医保,不是国家基本药物,新医改的阳光能照到乙肝患者身上几分?有文章担心“医生是否乐意配合基本药物的推广”,没有治疗乙肝的药物,让我们医生如何配合?如何推广?有时,并不是患者和医生只相信“进口药”、“特效药”,因为这些药物在全球得到了最规范的多中心研究,而我国

您一定是医生吧,我能和你请教问题吗?

悲哀

不会吧!
乙肝的抗病毒药物是医保用药啊!
基本用药目录都是些医保的甲类处方药,而抗病毒药物都是需要自负部分的乙类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