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在中国文坛是什么地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2:24:53
她和萧军谁的文学水平高?

两人结婚了吗?

一般来说,目前萧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评价是:

作为鲁迅的私塾弟子,东北流亡作家中最富有才华的一人,她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极具深度地审视国人的麻木、愚昧和残忍,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最终达到了鲁迅先生的境界。

可见萧红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仅次于鲁迅、茅盾、老舍等大家文豪。

萧军的作品,由于种种政治与非政治的原因,出版得很少,如代表作《八月的乡村》也难得一见。

不过在2001年,我有幸买到一本华夏出版社的《萧军代表作》,里面就很全面的收入了《八月的乡村》及短篇小说《羊》、《江上》及散文十余篇。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萧军的文学水平也很高,不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深度不如萧红,而且作品的枝蔓偏多,小说结构感觉有些“散”(这一缺点在《八月的乡村》里尤为突出),不够严谨,难以塑造出个性极度鲜明的人物。所以个人认为萧军的文学水平稍逊于萧红。

萧红和萧军并没有结婚,只是长期同居,直到1938年5月,萧红与另一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在武汉正式结婚,两人感情才宣告结束。

  文坛地位: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是唯一的。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萧红,女,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职业:文化界,所属地区:哈尔滨市呼兰县
[简介]中国知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