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形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4:25:58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有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观点认为,原始地壳中硅酸盐等物质受火山影响而发生反应、析出水分。也有观点认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陨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甚至现在地球上的水还在不停增加。

目前,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自生的,另一种认为是外来的。
主张自生的人认为,地球从原始星云凝聚成行星时,地球内部释放出了大量的氢气和氧气,这些气体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了水。或是由太阳发出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的氢、氧原子核与大气中的电子结合形成了氢和氧原子,再通过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还有一部分水是由地壳内部矿物脱水而来的。
主张地球上的水是外生的人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形成时从宇宙俘获来的。其根据是,人们发现从宇宙中来的球粒陨石中含有一定份量的水,而这种陨石不仅数量占了陨石总数的约4/5,而且是地球早期形成时的物质来源。当这些物质凝聚形成地球时,水被封存在地球内部的物质结构中。以后由于地球温度很高,自转速度也很快(约是现在的6倍),在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下,较轻而活跃的水被挤出地球表层,呈水气状态。经冷凝形成降水落到地面,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