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后不久,腹部疼痛,去厕所,发现便血,这可能是什么病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59:42
我吃完午饭后,坐了一会儿,感觉肚子痛,后来就去厕所,大便上有很多血,比较鲜红。从厕所出来,感觉腹部剧烈疼痛,不像刚才那种痛了,很痛那种。后来去小便也有血。我很怕。我之前一直都经常肚子痛,多数是左下腹,有时是右下腹痛。有时消化不是很好,起得早的话会恶心,有时失眠早上起来会呕水。我之前也有过便血,不过,量都不是很多,也不是经常,只是一天没大便才这样。
去医院都说胃炎还是什么的。我的病会不会关于其他器官,肝、肾、脾还是肠呢?如果检查,除了胃镜、肠镜,我还可以做什么呢?例如B超
我做过尿常规,妇科检查,都没事

什么是便血呢?有哪些疾病会导致便血的发生。
便血是肛肠科中常见的症状。痔疮、大肠癌、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下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大便出血。在这些疾病中以痔疮最为常见。
痔疮引起的便血大多无痛,往往是间歇性便后出鲜血。病人常在便池中滴入鲜血,不与粪便相混,严重的患者会喷射状出血,这可能是由于排便时用力过猛擦破黏膜引起的。一般来说,便后出血会自行停止。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吃刺激性食物,是引发大便出血的诱因。
大肠癌也是引起大便出血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大肠癌初期发生的便血会表现为少量的鲜血覆盖在粪便表面。随着病情的发展,便血的量会逐渐增多,同时患者也会出现大便变细、肠梗阻等症状。
肛裂 肛裂是导致小儿便血的最常见原因。患儿在便血的同时,还有排便后疼痛的症状。成人的肛裂则大多是由于长期便秘引起的。患者大多是在排便时出血,多为鲜血,出血量不多,有时会发现手纸染血,或有血附着于粪便表面。这主要是因为粪便擦破溃疡面的小血管引起的。除了便血外,患者同时会伴有肛门剧烈疼痛,一般在持续数分钟后疼痛就会减轻或短暂消失,这被称作疼痛间歇期,此后患者又会因肌肉持续性痉挛而出现剧烈疼痛,疼痛时间甚至会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这种疼痛的特殊过程称作“肛裂疼痛周期”。
直肠癌 多见于中老年人,粪便中往往混有脓血、黏液或腐臭的分泌物。直肠癌会使患者便意频频,到了晚期,大便会变细。
除上述常见病之外,直肠息肉、下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血管瘤、憩室病、家族性息肉病等,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便血,需要作具体的检查才能鉴别。
便血也是内痔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所以,一般人总是把便血当作是痔疮发作。由于这种误解,许多人一有便血往往自己用点治疗痔疮的栓剂,症状多半能有所好转。但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便血可能是直肠癌的一个危险信号,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痔疮表现为在排便后肛门内出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或便外表带血,继而滴血,甚者可见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即自行停止。内痔出血一般为间歇性,粪便干燥、疲劳、饮酒、过食刺激性食物常为出血诱因。
少数患者由于长期反复的痔出血,可以发生严重贫血。内痔一般会出现:便鲜血,痔不脱,便后出血停止;便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