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是怎么获得诺贝尔奖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25:44
杨振宁还有李政道是不是因为在实验中的发现,得了诺贝尔奖。
而且它证明了爱因斯坦的一些论断是错的,
有这回事吗?

杨振宁和李政道是因为为首先从理论上出“弱相互中的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但是在实验中证明这个成果的吴健雄却没有因此一起获奖的!在杨和李提出这个观念之前许多科学家都觉得“宇称一定是守恒的”!因为这个理论是物理学的基本定理,其次大量的实验结果都支持这一结论,只是在后来某些实验中发现了有悖这一理论的结果!但当时的主流科学家因为受到“对称观念”的影响几乎都不会怀疑这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可能因为别的原因所以才会有实验上的这一结果!还有这个“宇称守恒”这个观念最早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即后来所谓的K 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宇称守恒,则他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 K介子。但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是同一种介子。
  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 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他们也因次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杨振宁的贡献还有费密--杨模型,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电荷共轭变换和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和关于W 粒子的研究。与吴大峻合作的宇称不守恒分析,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等等。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45年考取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 1949年,与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