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什么“高明”之处?作者引述有关诸葛亮读书的逸闻是为了印证什么观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7:56:54
《不求甚解》一文中的

喜欢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喜欢诸葛亮的公私分明,喜欢诸葛亮的大胆与小心结合,一种崇拜由心中升腾,他独具一格的风格是值得每一个现代人学习的。

1 隐居的生活并没有埋没他得志气与豪情,而是锻炼了一个睿智,多友的他。足不出户却能了解天下之事,隆中对策震惊中华。一代伟人由此诞生!

2 当面的险境,他总喜欢以退为进,将计就计,成功总在失败的边缘。临危不惧是他的专有词。

3 他总喜欢策划,面对将来的事,他总会想到,未雨绸缪,考虑周到是他的必胜法宝。

4 当他将哥哥的邀请拒之门外,他就是一个以事业大局为重的大丈夫。能如此的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实乃罕见。

5 当他劝庞统不去送死的那一刻,他的度量让我们称奇。以大局为重,他能容忍,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合作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现代人效仿吗?

6 当他知道蜀气数已尽,他任出岐山,他的至死不渝成就了他万代的辉煌。

诸葛亮高明在于:
首先是他工于心计,能看透对方的心理;其次是他谨慎小心,不盲目行动;最后是他博学多才而善用之。
1、工于心计,便能透析对方的思想,掌控局势。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谨慎小心,出击便有目的性方向性,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岂不闻“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3、博学多才,才是战场上最有力的武器,一计破敌乃上上策。此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对于引述诸葛亮的逸闻,从古到今,无一例外,皆为“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不难发现,但凡传记欲突显人物之才华,必以一段描述来彰显其超群。

诸葛亮是无双国士,以天下为己任。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高明之处在于未出茅庐,先定三分;
赤壁期间,联刘抗曹,孙刘联盟,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理想。

诸葛亮读书的逸闻是为了印证一种方法,读书“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善于抓住主要内容,掌握精髓